两语言专家: 母语在学校使用不足
林诗慧 (2011-12-17)
强调文化传承与经济利益不足以让国人重视母语,必须也强调母语的认知能力和对学习所起的作用。
国立教育学院英国语言文学部助理教授张小兰昨天在一个双语研究座谈会受访时发表上述看法。
她在会上分享她和其他研究人员去年针对两所小学的小一生展开的双语学习研究。研究显示,家长即使送孩子上母语补习班,对母语却还是不够重视。
有家长认为,孩子会听讲华语就够了,读写并不那么重要,即使考试不及格也没关系。
张小兰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根据政府的定义,英语的用途比较广,母语却只是起文化传承的作用,所以母语不够受家长重视。”
掌握双语益处多 许多家长不知道
她受访时说:“语言转变(language shift)现象在本地已非常明显。长期下去,国人的母语水平让人担忧。”
她指出,我国目前对母语只强调文化传承与经济利益的做法,效益无法持久。掌握双语对学习其实也有很大的益处,不过很多家长都不知道。
“有研究显示,如果双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学生在学术上会有优势。掌握双语的人,思维能力也较灵活。”
另一名演讲人国立教育学院英国语言文学部副教授张军博士也指出,学习双语的幼儿比只学单语有优势,因为学习双语较具挑战性,有助大脑的开发。
两名演讲人也认为母语在学校的使用不足。
张小兰指出,学生每天在学校里使用母语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这是不够的。母语在学校的使用应该更广泛,不只是用来教母语科,也应该用来教其他科目,通过增加学生所接触的词汇提升他们的母语水平。
张军也说:“事实上,我们的现行做法是双语课程设置,但单语教学。”
张军和其他研究人员自前年也展开另一项研究,探讨如何有效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双语读写水平。
他说:“要学生写作文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设定题目,没有花太多心思教导写作方式。他们更关注一个月要让学生写几篇作文,通过多写提升能力。”
通过这项研究,学生则学习如何在动笔前先策划内容、列出词汇、了解文章的宗旨等,通过讨论了解如何切入课题。
张军说:“数十周后,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在写作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的进步。”
研究小组目前还在分析研究成果,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向教育部提呈报告。
共100多名教育业者出席昨天在国立教育学院举行的这场座谈会。
《联合早报》
(编辑:梁嘉芪)
(编辑:梁嘉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