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8, 2012

育儿真经四字诀

为什么有些孩子整天做功课,功课却不好?

  从神经学来看,神经对一直不停地进来的刺激有饱和的现象,疲乏了就不再处理它了。这就是为什么“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道理。

  孩子在上了八个小时的课之后再去上补习班,继续学同样的东西,神经已经疲劳了,学不进去了。在记忆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Release from Proactive Inhibition”(前向抑制中的主动释放),是指当我们一直在做同样性质的记忆时,记忆的项目会相互干扰。例如记忆花卉的名称,每一次记10种花的名字,当进行到第三个名单时,再去问受试者,哪种花在第几张单子上,受试者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如果这时换成10个家具的名称,受试者的记忆会立刻回复到跟第一次记花卉时一样的好。

  在课程的安排上,我们每四五十分钟就得换另一科目来上,就是怕造成孩子学习上的饱和;而且一天不能学得太多,到一定时间就要休息。但是父母在送孩子去补习班时却忘记了这一点。

  人不是机器,在疲劳后,反应会迟钝,会“有听没有见”,所以我们常在补习班上看到目光呆滞的孩子,手在无意识地抄着黑板上的公式,难怪会有孩子在桌子上刻下了“我在浪费生命”这句无声的呐喊!

  有人做过一个“练习”实验,受试人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在他们11个月大时,先训练双胞胎的哥哥走路,然后记录兄弟两人可以独立行走的时间。经过训练的哥哥果然比弟弟早一些开步走,但是等到弟弟13个月时,他也学会了走,而且后来走得跟哥哥一样好。

  先前的练习固然可以使某个行为提前出现,但练习并没有很多的帮助,时间到了,孩子成熟了,行为自然水到渠成地出现。脑神经发展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父母根本不需要特别开发孩子的智力,只要给他正常的家庭环境,他的脑就可以发育得很好;而且父母不要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要给孩子设立太多的规矩和目标,要让孩子任意去探索。童年时越爱探索的孩子,长大后越聪明。因为他到处跑,到处玩的经验,促进了大脑神经元的连接,而我们现在对智慧的新定义是神经连接的密度。

  家长也不要指望高级玩具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最近有个研究发现,3岁时被判定为外向的孩子,11岁时,学业、人际各方面的表现都比内向的好。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内向的孩子是自己玩,而外向的孩子喜欢跟别人玩。对3岁的孩子来说,同年龄的玩伴是最好的玩具,远远超过昂贵的机器人或遥控车。因为后者的变化有限,而前者的变化无穷。无穷的变化会刺激神经的发展,增加神经之间的连接,而现在我们知道记忆、创造力、理解力就是同步发射的神经回路。

  了解到这些,我们就能认识到,“顺其自然”四个字是最好的育儿真经。

  当你顺其自然时,孩子自然就会把天生的长处发挥出来,自然就会去做他拿手的事,做得好会促使他更喜欢去做。这种正回馈会使他天生的长处很自然地显现出来。有了自信,这个孩子才会有勇气去面对未来,才会成功。自信来自他人对你长时间的肯定,不是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大叫三声“我最棒,我最强,我最好”就可以达到的。

  唐代柳宗元借种树的郭橐驼之口说得好,要让树长得好,必须“其根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种下去了,就要放平心态,耐心等着,不要时时挖起来看,让它在春风细雨中自然生长,它自然以茂盛的果实来回报你。

  现在很多孩子不快乐,因为他的兴趣、长处不符合主流的趋势,而被强压抑了下来。更多时候他是忙着补习,玩父母要他玩的东西,看父母要他看的书,被动地生活学习,没有时间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当孩子养成被动学习的习惯后,再好的天赋、再好的智力,也无用武之地。

  作为家长,松开你的手,让你的孩子尽情地去翱翔,不要用人力强求,也不需用人力强求。

Thursday, September 13, 2012

简单的几笔 告诉你人生的真理

                     

                                                         人的一生,就像在翘翘板上行走。


总是得从低的那一头开始向高处走,每走一步,下一步就变得更加困难。


于是你发现,你永远无法站在你眼中所见的高点。


当你以为自己越来越高时,其实你已经开始走下坡了。


越往高处走时,越难找到平衡。


来来回回挣扎许多次,你发现站到高点是多么的困难,因为你始终找不到平衡点。


如果你想要站在高处,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有人在跷跷板的低处支持着你。。。
也许是家人 是爱人 或是。。。
被你干掉的敌人。。。





终于有一天 你认识到:原来只有找到人生的平衡点时就是最高处。。。

Thursday, July 26, 2012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欧阳修《采桑子》  

                                                                                 

Wednesday, July 25, 2012

Thursday, July 19, 2012

一则小故事...


                             Son holding on to his exam papers said, "Mum, I failed my Maths."
                             Mum was angry,"Really?"
                             Son nodded.
                             Mum was about to hit him when the son raised his paper, 
                            "Look carefully, it's 100 marks!"
                             Mum smiled and kissed her son.
                             Son sighed, "I just wanted to test whether you love me or my results."